媒 网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干货 >>学习干货 >> 我们的节日|清明习俗知多少
详细内容

我们的节日|清明习俗知多少

时间:2023-04-21     作者:Penny【原创】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期间大家一定会回到家乡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那么除了大家熟知的祭祀扫墓,清明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清明节又是怎么来的呢?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的由来

  我国传统节日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的习俗

· 祭祀扫墓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节期很长,10日前和8日后皆可扫墓祭祀,有的地方甚至长达一月。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再折几根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古画_调整大小.jpg

古画中的人们正进行祭祀扫墓

· 标祀

  标祀又叫“清明吊子”,每年清明节,各家各族祭扫完毕,往往在墓前或坟头上插一根用竹子或柳条做的标竿,表示已经有过祭祀。有的人家会在标竿上糊些长条白纸,有的人家会挂些楮钱,有的人家则既糊白纸又挂楮钱。

· 踏青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风筝 (1)_调整大小.jpg

白天被放到高空上的风筝

·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草饼_调整大小.jpg

清明时期江南一带会吃的青团子

· 采食螺蛳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螺蛳_调整大小.jpg

炒螺蛳菜式图

  清明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既是节气的物候变化、时令顺序,又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因此清明节在民间历来都属于非常重要的日子。

  每个地方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面对这些传承下来的老传统,我们应该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

  那么,你们那里清明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21新闻班李佩莹

215602053059


  •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 淮南千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