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 网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干货 >> 霸气!中国传统特色建筑
详细内容

霸气!中国传统特色建筑

霸气!中国传统特色建筑

中国传统古建筑是我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民居建筑更是传统古建筑中重要组成内容不同地理环境和人文情况造就我国丰富多样的民居建筑面貌在历史洪流中它们留下独有的文化烙印和生动的民俗色彩。

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蒙古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

 

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据资料介绍,蒙古包能适应游牧生活(易拆),修造方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永恒的日晷(看日影计算时间),由内知外(能洞察外方),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多采用牛皮或羊皮缝制,支架多以木材为主,民居的能源来源多以牛羊粪便或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为主。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如图1所示;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image.png 

1 中国蒙古包

中央为尊,四面围合-四合院

京地区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如图2所示,如北京四合院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庭院尺度合宜,庭院方正,利于冬季采光取暖。东北气候寒冷,院子更加宽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西北风沙很大,院墙加高。

image.png 

2 北京四合院

选址讲究,环境风水-羌族碉楼

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如图3所示,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自唐朝来,羌族人民因各种原因向西北迁移,到了西藏和青海,所以现在,羌族碉楼也被称为藏族碉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

image.png 

3 羌族碉楼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如图4所示。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是传统民居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典型代表。

image.png 

4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土楼具有通风、采光、防水、抗震、隔热等优良功能受山地丘陵地理环境地影响,土楼按山势走向分布于河谷或溪河岸边。土楼大多坐北朝南,一是可以抵御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地寒潮,二来向南面阳,有着充足地阳光,温暖且采光好。

215602053078

21新闻2班 杨嘉琪

 


  •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 淮南千行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